胃癌术后胰腺积液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,若处理不当,可能引发感染、压迫周围组织等不良后果,影响患者术后恢复。在临床治疗中,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,中医在促进积液吸收、改善患者整体状态方面有着独特优势。
中医认为,胃癌术后胰腺积液多因手术创伤导致人体正气受损,气血运行不畅,水湿停滞而成。在治疗上,强调辨证施治,通过调节人体气血、脏腑功能,促进积液的吸收与排出。
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对于气血亏虚型患者,可选用圣愈汤、当归补血汤等方剂。这些方剂以益气养血为主,能够补充手术创伤导致的气血耗损,培育本元,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,促进胰腺功能的恢复,有助于积液的吸收。对于脾胃虚弱、水湿停滞型患者,则可采用健脾利湿的方剂,如苓桂术甘汤等,通过健脾以运化水湿,使水湿之邪得以排出,减轻胰腺积液。
展开剩余74%中药外敷同样具有显著效果。以自拟中药组方消饮散为例,其组成包括桃仁、红花、三棱、莪术等活血化瘀之品,辅以败酱草、紫花地丁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物,还有大黄、芒硝通里攻下,丹皮、生地黄、玄参凉血活血。将此方碾末制成散剂,用适量温水调成糊状,均匀外敷于胰腺体表投影区和腹腔积液明显区域,可改善胰腺微循环,增加胰腺的血流量及组织灌注量,减轻胰腺水肿,抑制胰腺外分泌,降低胰管内压,从而促进积液的吸收。
在胃癌术后胰腺积液的治疗过程中,中医治疗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与西医治疗相互配合。西医的影像学检查、穿刺引流等手段能够及时明确积液情况,为中医治疗提供依据;而中医通过整体调理,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内环境,提高机体对西医治疗的耐受性,增强治疗效果。例如,在西医进行穿刺引流后,中医可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敷,促进穿刺部位的愈合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目前,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,提升治疗效果,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,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,作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,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,并在先人的基础上,总结出“三联平衡”抗癌理论,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中医防癌抗癌,在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中,既关注当下的问题,还考虑疾病发展的未来趋势,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,从而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延长生存周期,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。
非遗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始于嘉庆辛酉年(公元1801年),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,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。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《袁世医方》中,详细记载了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。涵盖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、制作技艺,剂型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,以及药酒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醋、药粥、药饼等食疗方,多达190余首,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。
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胃癌真实案例分享:
何某,女,胃印戒细胞癌,2016年11月18日初诊
2016年10月,患者因胃胀的在县医院检查出胃部异常,后进一步完善检查,2016年11月14日,病理显示:(胃角)印戒细胞癌。确诊以后,女儿带着母亲前往省肿瘤医院、省人民医院、郑大五附院求治,挂了几十个号,可都是让做手术。一时也拿不定主意,后来还是熟人介绍的五附院主任给她们说:“按照病情可以手术,但做了吧,效果谁也不敢保证,担心还不如现在。”听到主任如此建议,一家人明白病情危重,最终决定寻求保守治疗,在2016年11月18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。用药后,何老师症状改善,其女儿代诊诉,“服药后身上有劲儿,打嗝也轻了,以前心慌、站立不安,现在心悸消失,好转很多。”此后坚持用药,2019年12月9日复诊,直言:“现在健康的很。在家里挑水、浇菜,前段时间还去淘沙,挣了万把块钱。”2023年2月28日继续取药巩固,未诉不适,但近来心里压力大,期待后续找袁希福老中医沟通。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,分享自身抗癌经验,云淡风轻间表达了对中医的感激之情!
胃癌术后胰腺积液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,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。通过辨证论治,采用中药内服、外敷等手段,能够促进积液的吸收,改善患者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,为胃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带来新的希望。
发布于:河南省创同配资-在线实盘配资-实盘配资炒股-网上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