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很多乳腺癌患者会发现自己的淋巴水肿症状有所加剧,比如四肢肢体肿胀又酸痛、紧绷又沉重,甚至活动困难,不能正常工作生活。
淋巴水肿(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, BCRL)是乳腺癌术后以及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 淋巴水肿可能发生在癌症患者淋巴结切除侧或放疗照射区的手臂、肩部、手指、乳房或躯干。
赵建华主任表示,淋巴系统本是身体的一套管道网络,输送的是淋巴,即一种含抗感染细胞的人体液体。发生水肿后,除了肢体会产生肿胀现象,还会伴随一定不适感,比如有沉重感、疲乏感、活动受限、皮肤升温并伴有疼痛感。
如果患侧肢体周径减去健侧肢体周径≤3 cm,则为轻度水肿;3~6cm为中度;>6cm则为重度水肿。
目前常用的乳腺癌手术方式,不论是乳腺切除手术,淋巴结清扫术或是改良型乳房切除术,都会对淋巴系统进行一定的破坏。
展开剩余51%赵建华主任指出,几乎所有的乳腺癌手术都会从腋窝取出淋巴结作为样本,取出的越多,对腋窝组织的破坏就越大,发生术后淋巴水肿的概率越大。而术后常伴随的放疗手段,也为淋巴水肿发展的埋下风险的种子。
水肿的症状往往不会在癌症治疗后马上出现,有的患者在治疗后数周、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外周淋巴水肿的症状。
据统计:一半的乳腺癌患者术后 1 年内发生淋巴水肿;30% 的患者 2~10 年内发生淋巴水肿,8% 患者术后 10~20 年才发生淋巴水肿。
患者在避免水肿肢体损伤或感染的前提下,可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肿胀加重,包括以下几点:
预防感染:保持皮肤清洁无创伤 避免高温:沐浴温度不宜过高,同时夏季外出要做好防晒,避免阳光直晒 减少负重:不要用患侧提重物 避免肢体受压:不穿过于紧身的衣服,不用患侧测量血压,睡觉时不要用患侧侧卧但如果出现肿胀加重、皮肤发红或出现皮疹、肢体发热甚至发烧,就不要再自行缓解了,应及时就医。
发布于:四川省创同配资-在线实盘配资-实盘配资炒股-网上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